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启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展示自然资源部“十三五”期间主动作为,切实履行生态保护主体责任,在绿色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12月2日,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与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就如何围绕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自然文学创作,发展自然资源文化事业,为自然资源管理事业提供文化引领和支撑进行研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环境活动中来,创建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形成一批优秀的文本,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和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就如何围绕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创建,开展自然资源文化研讨与采风活动展开讨论。
2020年12月8日上午9:00,为进一步落实12月2日研讨会精神,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碰撞会在中国测绘大楼3楼局务会议室召开,与会专家就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创建,以及品牌的推广传播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会议形成初步一致: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必须体现“自然”资源的内涵,围绕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建设,开展专家队伍建设,建立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建设联络议事机制,整合现有的宣传资源,建成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宣传强大的融媒体矩阵
朱梦棣(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
1、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建设,非常必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2、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建设,要向成功者学习,既要获得知名度,又要获得美誉度。比如“读懂中国”,就做得非常好,它的宣传口号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得非常有影响力。
3、文化品牌创建之后,要做好品牌保护,建议注册相关文化商标。
4、如何去打造这个品牌。建议由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牵头成立自然资源文化品牌战略委员会,网络各类专业人才,包括文学、音乐、视频、绘画、戏曲,充分利用好融媒体强势宣传,打造一个大IP。
金明(著名词作家)
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相比,虽然内涵不如文学作品,但是它具有便于传播,易于被接受这样的特点,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很容易就能够流行起来。我们打造自然资源文化品牌,不仅要打造经典文学作品,而且要推出一系列具有主旋律,反映自然资源题材,便于流行的音乐和影视作品。
王晓瑜(山东作协会员、济南市莱芜散文学会副会长)
建议围绕品牌建设开展活动时,可以进校园,从青少年抓起,从生态文明基地建设抓起。
郝鹏(青少年活动策划专家)
可否考虑华夏自然,华夏既是中华民族的代称,也是一个具有时间概念的名词,华夏自然这里面既有时间又有空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秦超(山东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
我们可以借鉴《这里是中国》这种形式来开展自然资源品牌建设,我们可以围绕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建设,组织一批优秀作家、音乐家、影视工作者,推出一系列丛书、音乐作品和影视作品,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宣传,让我们的品牌深入到人心。
贾志红(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我作为一个写作者,一直有一种固有的思维,就是只知道埋头写字,而后在纸质媒体上发表就觉得万事大吉了。但是,在当下纸媒不景气的大环境中,深感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的确需要融合更多的形式,比如影视、音画、动漫等等。
任善武(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自然资源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具有很丰富的内涵,我个人觉得这个内涵它不仅仅要包含自然资源本身,而且要包含人在里面,同时也要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个人建议,可否用“人与自然”这个品牌做为一个总品牌,因为“人与自然”包含了这一切。在“人与自然”这个大品牌下,再设立两个小品牌:“文化自然”和“数字自然”。
“文化自然”下面再设立一系列子品牌,比如说:流动的中国,书香自然,音乐自然,影像自然,书画自然等。
“数字自然”,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我们手中的数字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时代,抓住年青人的心理,整合现有的品牌,打造一批容易记得并且被接受的数字品牌,比如:I自然,E自然,@自然,&自然,地理中国。